史济华,男,一级演员,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戏剧功底,在中国戏剧界赢得了盛誉。他于1940年1月出生于上海,并且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54年,他进入了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后更名为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并专注于小生这一角色。
在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中,史济华先师从徐派演员,再转向范派,这两大传统对他的影响深远。他的基本功扎实,文武双全,而且在唱歌和表演方面都表现出色。他的声音充满魅力,音域广阔,与女主角合唱时能达到同调,这在解放后期的上海越剧中是一项重要的创新。
1960年的作品《十一郎》标志着他成名,也展现了他在文艺、武打等多个领域均有所作为。在这部作品中,他以一系列精湛的技巧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认为是解放后男声越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此外,《白水滩》的翻腾跌扑和耍铜棍,以及与卢成惠合作的“洞房成亲”唱腔,都被收录进了一张重要的唱片里,为男女合演奠定基础。
史济华不仅擅长文武小生,还善于扮演丑角,在《盗银壶》、《色官审案》及莎士比亚作品《第十二夜》中的马伏里奥等角色中展现出了不同面貌。他曾参与电影如《祥林嫂》、《秦淮烟云》,以及电视节目如《济公智破无头案》、《深夜大搜捕》,担任过多种角色,并荣获多个奖项,如青年会演最佳青年演员奖、上海市首届戏剧节最佳表演奖等。
此外,他还担任过上海戲劇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上海市第二、三四届文化代表大会代表。在他的艺术事业上,无论是在舞台上的表达还是颁发给他的荣誉,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艺术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