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济华,男,一级演员,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戏剧功底,在中国戏剧界占有一席之地。出生于1940年的上海,他自幼对戏曲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1954年进入了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后更名为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并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生。
毕业后,史济华加入了上海越剧院实验剧团,先师从徐派大师学习,再跟随范派大师进修。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掌握了一手好唱腔,还精通武打技巧和表演艺术。他的声音音质醇厚、音域宽广,与女主角合唱时能够保持同调,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且令人称奇的。
1960年,他在《十一郎》中的一次精彩表现彻底改变了观众对他这一角色印象,使他一举成名。他不仅展现出了文采斐然的唱腔,更以其敏捷的身手和惊险的情节赢得了观众的心。这个角色对于解放后的上海越剧男女合演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它开启了一条新的道路,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十一郎》,史济华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作品,如《白水滩》、《祥林嫂》、《龙江颂》、《桃李梅》,这些作品中的主要唱腔都被灌制成了流行的音乐专辑。他在不同的角色中展现出了多面的才艺,不仅擅长文武小生,还善于扮演丑角,在多部经典作品中留下痕迹,如《盗银壶》中的武丑、《色官审案》中的官丑,以及莎士比亚悲喜剧《第十二夜》的外国小丑马伏里奥等。
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史济华曾获得过许多荣誉奖项,比如青年会演最佳新人奖、上海市首届舞台艺术节最佳男配角奖、第三届舞台艺术节优秀配角奖以及“三新杯”最佳男主角奖等。此外,他还担任过各种重要职务,如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及各届文代会代表等,从而影响力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