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济华非是越剧十姐妹最佳搭档之人否

史济华,男,一级演员,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戏剧功底,在中国戏剧界占有一席之地。1940年1月,他在上海出生,并于1954年进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后更名为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成为一名小生的学生。毕业后,他加入了上海越剧院实验剧团,先师从徐派艺术家,再转向范派,这两大传统对他的影响都极为深刻。

史济华以其坚实的基本功、文武双全以及精湛的唱做技巧著称。他的声音音质优美,音域宽广,无论是与女性共唱还是独唱,都能展现出他非凡的艺术造诣。在组织舞台布景和表演技巧方面,他同样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1960年的作品《十一郎》标志着他成名之作,它不仅展示了他在文艺表演上的高超技艺,还推动了解放后上海越剧男女合演的发展,为此领域奠定了基础。多家报刊,如《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戏剧》,都曾发表过赞扬文章,将他的唱腔誉为观众对于越劇男聲從“尷尬”到“令人愉快”的重要转变。

史济华在多部作品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才能,如《白水滩》的翻滚、打斗和耍铜棍等场面,以及与女主角卢成惠共同进行的一段“洞房成亲”唱腔,这些都被收录进了唱片中,是解放后第一张由男女主角合作录制的音乐专辑。此外,《祥林嫂》、《龙江颂》、《桃李梅》的主要歌曲也被发行成了独立专辑。

除了文武小生,他还擅长扮演丑角角色,在《盗银壶》中的武丑形象以及《色官审案》的官丑形象,都留下了一份难忘印象。而在莎士比亚喜剧《第十二夜》(原名:Twelfth Night)中扮演外国小丑马伏里奥,其夸张幽默的情趣,让人捧腹不已。

代表性的角色包括穆玉玑(《十一郎》)、贺老六(《祥林嫂》)、马伏里奥(《第十二夜》)、赵唯一(《凄凉辽宫月》)及郑则清( 《色官审案》,其中贺老六又一次亮相于电视电影版,而钱牧斋则出现在电视艺术片 《秦淮烟云》,而且参与到了电视连续剧如 《济公智破无头案 》及 《深夜大搜捕》的拍摄工作中。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小说改编或原创故事中,史济华均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观众。

作为社会活动家,史济华曾担任过多个职位,其中包括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上海市第二届至第四届文化工作会议代表,并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奖项,如1959年的青年会演最佳男演员奖、1981年的首届 上海市戲劇節優秀配角獎及花冠獎、三新杯最优秀男子奖,以及1989年首届白玉兰戲劇表現最佳導師獎等。他的事业轨迹证明了一个普通孩子如何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走上舞台的大道。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