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济华,男,一级演员,以其卓越的表演艺术闻名于世。1940年1月,在上海的一位普通家庭中出生,他的成长环境对他日后的戏剧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史济华自1954年考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后更名为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以来,就展现出了他在表演艺术上的天赋和努力。在那里,他学习了小生的角色,并将这一身份转化为职业生涯中的坚实基础。
毕业后,史济华加入了上海越剧院实验剧团,与一群同样追求卓越的艺人一起工作。他先师从徐派,再跟随范派,这两种不同的风格都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技艺。作为文武兼擅的小生,他不仅唱腔优美,而且在做功夫上也颇有造诣。这一点在他1960年的作品《十一郎》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该作以其精湛的文武结合和非凡的技巧赢得了观众的心。
《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戏剧》等知名媒体都曾赞扬过他的唱腔,将其描述为解放后观众对于越剧男声唱腔接受度的大幅提升。此外,他在多部经典作品中扮演不同角色,如《白水滩》中的翻滚跌打、耍铜棍,以及与女主角卢成惠合作的“洞房成亲”唱片,都被誉为解放后第一张合唱录音带。
除了这些经典之作,史济华还展示了一贯宽广的人物选择,从文武小生到丑角,无所不包。他曾扮演《盗银壶》的武丑、《色官审案》的官丑,还有莎士比亚悲喜劇《第十二夜》(A Midsummer Night's Dream)的外国小丑马伏里奥,其幽默夸张让人忍俊不禁。
代表性的角色包括穆玉玑(《十一郎》)、贺老六(《祥林嫂》)、马伏里奥(《第十二夜》)、赵唯一(《凄凉辽宫月》)及郑则清(《色官审案》,此外他还在电影如 《祥林嫂》(宽银幕版)及电视艺术片如 《秦淮烟云》(饰钱牧斋),以及电视连续剧如 《济公智破无头案》(饰某角色的故事)。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才,史济华担任过各类职务,如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上海市第二届至第四届文化代议会议员,并获得多项荣誉奖项,其中包括青年会演最佳男配角奖、首届舞台艺术节最佳男主角奖、三新杯最佳男配角奖以及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