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霞创立了张派艺术,这一流派源自她对袁雪芬和方传芸的师承。张云霞从模仿到发展,最后实现了创新,她的唱腔既有取之于左顾又有取之于右盼的特点,融合各种元素,最终脱颖而出。在建国后,她自立门户,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其代表作包括《秦香莲》、《李翠英》、《春草》、《貂蝉》等。
张派唱腔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在于曲调细腻婉转、情意浓厚;音色柔和甜润、韵味足。她的旋律既有时而高亢激越,又有时而低回婉转,每一种都是刚柔相济、风格多样的特色,但总体上以柔为主。
其主要特点包括:大跳自如,在曲调组织中常用七度大跳;旋宫独特,以下四度旋宫变化色彩;顿断微妙,用自然流畅行腔中出现精妙停顿增加曲趣。
在唱法上,张云霞特别擅长使用轻柔的回滑音,有慢出渐收的特点,使得音节起伏和字韵变化显得特别婉转、柔顺,让人感受到甜美与柔软。在演唱中讲究音色造型,不仅满足一般行当要求,还根据人物年龄、个性及感情需要作不同的处理,使每一个角色都更加生动鲜活。
表演方面,张云霞注重把握动作分寸,并追求细腻自然的表演风格。她不喜欢夸张,而是通过恰到好处的手眼身法步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例如,《碧玉簪·洞房》的表演,她深刻体察李秀英性格,用恰如其分动作神态表现内心,从抬头窥望到脸部焦急神情,再至手指轻轻的一指……整个表演干净利落而生动自然。
同时,她善于吸收前人的成功经验,也敢于创新,如在《秦香莲》中溶入黄梅戏旋律,在现代剧《相思曲》中吸收绍剧中的三五七唱法,创造了一段动人的新腔。此外,如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何赛飞也学习并继承了这股精神,为青年旦角提供了一条可供探索和发展的地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