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编导与越剧的深情交织
1905年,在浙江上虞百官镇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出生,他的名字将伴随着一个时代的华丽演绎。40年代,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里的越剧界,他投身于编导之路,一场美妙而又充满挑战的艺术探索就此拉开帷幕。
1942年7月1日,那个夏天,刘涛在老闸戏院的一场《黄金与美人》的首演,让尹桂芳和傅全香以优雅动人的姿态诠释了戏中的高潮。两年的时间里,这对搭档再次携手于1944年9月18日在美华戏院再次亮相,以他们独有的魅力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惊喜。而这个时期,刘涛不仅仅是编导,更是那些剧目的灵魂,每一次舞台上的点点滴滴都承载着他对艺术深刻理解和卓绝创意.
自从秋风送爽到冬雪飘飘,刘涛曾在老闸、龙门、山西、同乐、天潼、新都、东海、乐中、美华、大来等多个戏院,以及全香、丹桂、玉兰、小白玉梅等越剧团,为观众呈现了40余部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有《雨打梨花》、《苦雨洒愁花》、《贤妻良友》、《巧洞房》、《花朝春》、《荒》,以及《十三点》、《狐狸缘》,每一部都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一次深入挖掘,每一幕都是对经典故事新解读。
他的作品还包括《鸾凤分影》、《拆开并头莲》、《蕉窗夜雨》,筱丹桂和徐玉兰合作主演的小品《秦淮月》,小白玉梅和王桂英主演的情感纽带 《花月良缘》,姚素贞和毛佩卿共同饰演的心灵共鸣之作《花闺同辰》,焦月娥和张茵以悲伤色彩烙印心曲《泣残红》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那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表达.
然而,就像一切好的东西总有结束的时候,1948年7月3日,当国泰戏院上演了由他亲笔撰写并由田野导演指导,并由金月楼及玉牡丹联合主 演的史诗巨著《情海潮》的最后一幕后,刘涛选择离开繁华的上海前往宁波落户。他成为宁波市越剧团主要编导直至退休去世,将自己毕生的热情与智慧赋予了那个城市,也让更多的人得以欣赏到他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