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遥远的时代,越剧《为奴隶的母亲》讲述了一段悲惨而又感人的故事。它源自同名沪剧,这部作品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浙东农村佃户们遭受的地主压迫。在这个故事中,黄大良因无法偿还地主的高额租债,只好将自己的妻子春宝娘以一百元大洋作为抵押给了三十里外的李秀才。随着春宝娘搬到李家,她不得不承担重重负担,不仅要照顾秋宝,还要整天劳作于田间。
然而,在她的生活中,又添上了一份苦难。她身患重病,但即使如此,也坚持跟随父亲来到李秀才家寻求帮助。但当她和丈夫相见时,却被拒之门外。这段时间里,她与儿子、丈夫分离,每天都在思念他们。而最终,她得知自己已经被赶出李家的门槛,并且最悲催的事情发生了——春宝娘得知自己已不能再看到孩子和丈夫,而是选择默默地离开,回到自己的老屋。
三年后,当春宝娘终于回到了自己家时,那个她曾经幸福生活的地方,现在却只剩下一堆黄土埋藏着她的爱人。她痛不欲生,但又无从发泄。这种家庭破碎、命运多舛的情景,让观众看完这场戏,无不感慨万千。这部作品1957年由上海少壮越剧团精心演绎,将这一切情感深深地植入每一个观众的心中,使得越剧《为奴隶的母亲》成为了那一代人的记忆,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