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走进了那个老旧却充满历史气息的越剧院。院子里,几位年轻的越剧演员正在排练,他们的声音清脆悦耳,每个动作都流露出对传统艺术的敬畏与热爱。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这种声音吸引,但我坐在座位上,一直看着他们。
不久,院子里的演员们开始了一场特别的表演。这是一场为纪念越剧传奇女王王文娟而举办的特殊节目,她是中国戏曲界的一颗璀璨星辰,也是越剧界的一代宗师。在她的身上,她那十八年的舞台生涯就像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手工绣品,经历过无数次洗礼,却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光彩。
当那些年轻的小伙伴们穿上王文娟曾经穿过的小扮相,用她们的话语、表情、身段去还原那时代的情景时,我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独特的情感,那种深藏在每个细微动作中的悲喜交加。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最后一首《渔家女》唱完之后,那些小朋友们带着泪水向观众鞠躬。当他们眼中闪烁着成熟与坚定,而不是仅仅是稚嫩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些孩子并非只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继承和发扬这份文化遗产。
我想,或许这就是“十八相送”的真正意义吧——即使是在告别之际,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前行的力量,从中汲取灵感。正如王文娟所说:“越剧不是我的,它属于所有人。”今天,这些孩子们站在舞台上的姿态,就像是她曾经那样,以一种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智慧,将传统文化推向新的高度。而我,在这里,看着这个过程,也许我的眼泪也跟着她跳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