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疫新常态下的英语课堂小插曲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学校成了一个微观社会,每个人都要遵守一系列严格的防疫规则。从早晨的体温检测到下午的消毒工作,从教室里的座位标记到食堂里的餐饮分流,每一步都透露着对健康安全的重视。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节普通的英语课,却因为老师的一个疏忽而变得异常。
那天上午,学生们如往常一样来到了二楼的小教室里,这是他们每周三必修的一节课程。然而,当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他们注意到了不寻常的事——他没有戴口罩。在封闭环境中,不戴口罩简直就是违反了所有的人类共识。但就在大家准备纠正他的时候,他先发制人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我没带口罩,你们愿意捏一整节课吗?”
这个问题似乎是一种挑战,也许是出于对抗现状的一种方式,但它却触动了学生的心弦。因为在这紧张和焦虑笼罩着整个世界的时候,他们突然被要求做出这样一种选择:是否为了学习、是否为了坚持,而放弃自己的安全感。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它触及到了每个人的底线。
尽管有些同学感到困惑甚至是不满,但也有一些勇敢地站出来表示愿意捏一整节课。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对英语老师信任,对其教学质量有信心;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个让自己与同伴区别开来的机会,或许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随后,剩下的时间里,就变成了一个奇特的情景。在空气中的确实弥漫着一种不确定感,但也有一丝尝试去超越束缚和限制的情绪。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情况,但是对于那些参与其中的人来说,它成为了难忘的一次经历。
最终,这堂课结束之后,虽然没有任何正式的声音回应或批评那个无预警的问题,但它留给了大家深刻印象。不论怎样,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有人会想起这一点:即使是在最为严格的规定下,即使面对最为突出的矛盾,我们还是可以找到新的路径,用我们的行动去创造改变,用我们的勇气去打破沉默,用我们的思考去探索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