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越剧团的前身是浙江省宁波市越剧二团,成立于1957年。为了活跃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职工的文娱生活,1959年9月,该团在新疆军区文化局的协助下,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越剧团。筹备期间,演员们在等待火车到达新疆尾亚车站时,在当地进行了五场演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美妙的艺术盛宴。
该队伍不仅拥有精湛的舞台技巧,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服饰和布景。在他们到达新疆后,不畏酷暑严寒,他们走遍天山南北,为各农牧场中的劳动者进行慰问演出,并且还在乌鲁木齐、伊犁、克拉玛依、喀什等地为不同民族群众表演。这次活动极大地增进了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人文交流,也促进了民族间友好关系的发展。
该剧社拥有一支强大的行当队伍,其中包括潘瑞莲、高声甜美而又充满戏剧气息的小生俞生凤,以及其他如潘月楼、梁天红、陈菊青等一系列才华横溢的女主角。此外,还有董招弟、小小红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一个强大的净丑班。编导樊篱和舞美设计邬长贵也对这次表演作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经常公演的一些经典作品,如《碧玉簪》、《半把剪刀》、《盘夫索夫》外,该剧社还推出了许多新的创新作品,如高立清根据维吾尔族民间故事编写的小说《王子与公主》,此书曾在上海、杭州以及宁波等地成功上映并获得广泛好评。
为了培养更多青年人才,该剧社实施了“学员制度”,先后接收三批学员,其中第一批称为“艳”字辈第二批为“鸣”字辈。而第三批未能完成排练便于1965年7月被分配至农业第一师改名为农一师越剧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决定将其解散,并且部分成员留守原处,而其他人则返回江浙地区继续追求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