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世忠越剧教师方亚芬简介谁的学生

我,贺世忠,一个男性的越剧教师。出生于一大家庭,这个家庭对戏曲有着深厚的渊源。大哥、我的兄长之一贺国忠,是“甬剧皇帝”;二哥、另一个兄长贺仁忠,则是浙江越剧院的创建人之一;三哥、我的另一位兄长贺孝忠,是越剧界著名的作曲家;而五弟和六弟,即贺富忠和贺惠忠,也都曾在专业的越剧团工作过。受到了家族对于戏曲艺术的熏陶,我自小便开始了自己的从艺之路。在年仅14岁时,我就踏上了职业演员的道路。

1957年,我被调入浙江越剧一团担任主胡,并在次年进入浙江戏曲学校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不过,在那段时间里,也经历了一些挑战,被下放到其他岗位。但是在1975年的某个时候,我又回到了讲台,在当时还是新成立不久的小学——浙江艺术学校(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中担任老师。我退休之后依然没有停止过与戏曲世界打交道,从事多所艺校中的戏曲音乐教育工作。

我致力于研究和创作越剧音乐,对男女对唱中的“移调声腔”法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音风格,被称为“黄龙洞风格”。这个风格得到了袁雪芬、傅全香以及范瑞娟等许多演员们的认可。而我一生的作品总数达到了近70部,其中很多也在越剧界享有一定的声誉。

包括梅花奖获得者吴凤花、吴素英、陈晓红及陈飞等,以及国家一级演员40多位活跃在舞台上的大师级人物,如刘建宽、一级作曲家,以及陈云雄,一级主胡,他们都是学习于我的学生。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耀,更是我作为教师的一份满足感,因为他们都是通过我传授知识和技能成长起来的人才。

直到去世当天,即2014年7月7日,农历甲午年六月十一日,我仍旧在给学生上课。当天,上课内容是《陆文龙》的唱段。季轶君,她是一个曾经的问题学生,现在已经成为了新的力量。她曾三次退学,但并未让这阻碍她向前迈进,而是找到了重新回到舞台上的勇气。我一直没有放弃她,而她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2014年的那个夏天,当太阳消失在地平线之下的时候,我离开了这个世界,但留下的不是遗憾,只是无尽的人生故事,还有那些如季轶君这样的青年,他们将继续用自己的脚步书写历史。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