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美全才设计师仲美的艺术生涯如同一部动人的戏剧,回荡着情感的共鸣。从上海工商美术学院到新华电影公司,再到中国旅行话剧团和多个越剧团,仲美以其卓越的舞台设计能力,在不同的时代留下了深刻印记。
在1945年的春天,他加入了雪声越剧团,为《新梁祝哀史》、《凄凉辽宫月》、《一缕麻》等经典戏曲提供了独特的舞台视觉语言。随后,他又担任芳华越剧团的舞美设计师,为《沙漠王子》、《浪荡子》等作品增添了新的魅力,并为《西厢记》、《何文秀》等传统戏曲创造了一种新的风格。
除了在芳华、少壮两个越剧团担任重要职位外,仲美还兼任艺华、努力等沪剧团的舞美设计,这些经验丰富的人物塑造,让他成为当时不可多得的一代艺术家。在1953年至1956年的岁月里,他不仅继续在芳华越剧团工作,还有幸参与北京演出的《屈原》、《宝玉和黛玉》,他的舞台设计再次受到观众与同行们赞誉。
解放后的年代中,仲美不断探索和创新。他运用电影艺术手段,将抢景、翻景、推移景、追光换景等技巧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之中,使得每一次演出都充满了震撼力。在1979年之后,他对服装也有所革新,如在《孔雀东南飞》的制作中,不再使用传统绣花,而是采用织锦缎、榴花绉面料,这样的选择既保持了审美,又节约了成本。
最后,仲明以一种新的视角对待舞台设定。他废弃高大笨重的布景片,而是采用纱帘、小网及其他轻薄材料,以吊挂拉扯的手法营造出不同意境。这一变化让灯光与真实空间交织,从而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舞台形象。直到2005年11月16日去世时,仲明仍然是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电视制作部的一名艺术顾问,其对于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探索精神,被后人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