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年轻时的记忆里,越剧演员徐玉兰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的名字和她的舞台形象几乎是不可分割的。每当她穿着那件剪裁得体、色彩斑斓的大褂,头戴花枝编织成的小帽,一副书生气十足的模样登上舞台,那种魅力仿佛能让人忘却了时间与空间。
我第一次看到了徐玉兰是在一个清晨,我还小的时候,父亲带我去参加了一场他单位组织的越剧表演。那时候,我对戏曲完全陌生,但看到徐玉兰那倩影初现,便被深深吸引。我记得她饰演的是《牡丹亭》中的林黛玉,那份哀愁与幽怨,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在那个充满童真与好奇心的小脑袋子里,就开始了对越剧和徐玉兰的一段情缘。
随着年龄增长,我对于越剧以及徐玉兰这位女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她不仅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更是一个传统文化守护者。她的每一次出场,无论是扮演贤惠之妻还是淑女之姿,都能将观众带入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情境中,那种浸润在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感,是许多艺术家的追求,也是徐玉兰所擅长的地方。
但也正因为如此,每一次观看她的表演,都让我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这种情感既包含了一丝怀旧,也伴随着对未知美好的向往。当那些古代词句从她嘴里流淌出来,每个音节都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力量,让人不禁陷入沉思,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是一种特别宝贵的心灵触动。
岁月匆匆,我们也渐渐长大。但即便身处繁忙都市生活中,我依然会偶尔翻阅那些关于越剧和徐玉兰的话题文章,或是观看一些视频回放。这一切,不只是为了怀念过去,而是为了寻找现在自己生活中缺失的一部分——那种纯粹、宁静且充满诗意的情趣。
有一次,在网上的某个论坛上,有人提到“如果历史可以重来”,很多人都会选择成为一名画家或者音乐家。而我,却总想成为像徐玉蘭这样的越剧演员,因为对于她那种跨世纪无声沟通能力,以及能够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打动人的能力,实在令人敬佩。当然,这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化地憧憬,因为我的声音可能永远不会那么悠扬,而我的舞台经验也许永远只能停留在梦境之中。不过,即使如此,只要有这样一个梦想存在,就足够让生命更加丰富多彩。
如今,当我回望那些年轻时期目睹过或听闻过的事迹,其中最为耀眼夺目的光芒无疑就是那位伟大的越剧女王——徐玉兰。她用生命点燃了千万颗星辰,用歌声唤醒了沉睡的心灵,用她的存在证明了一切美好都是值得珍惜和传承下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