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忆起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于1984年的那一刻,它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它以整齐的阵容从亮相之初就确立了在越剧界甚至是整个戏剧界不可替代的位置。该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江南气息的优美、抒情、清新、细腻的艺术特色,为国内外观众所瞩目。
成立始末
20世纪80年代,浙江大力培养戏曲新人。1982年,从全省2000多名戏曲学员中选拔400名参加全省戏曲“小百花”会演,有200名新秀获得“优秀小百花奖”和“小百花奖”。在浙江省委与文化部门重视下,从全省70多个专业越剧团在以上两次会演获奖人员中精心挑选40名越剧新秀(平均年龄18岁),将她们集中在浙江艺术学校进行严格训练。她们受到聘请来的越剧界与京、昆、婺等多个剧种著名艺术家的亲传技艺、悉心指导。省内著名剧作家为之编创新剧目,并组织优秀导演、作曲、舞美、乐队人员通力合作,精心排练新劇與優秀傳統劇目。
1983年9月3日,从培训人员中精选28位佳丽,组成浙江省越剧小百花演出团。经集中排练,在杭州胜利劇院作赴港劇目预演。主要劇目有:大型古装戲《五女拜寿》(編劇:顾锡东;導演:張駿聲(執行)、於愛如、高寶華;作曲:樊潤河、何直偉;舞台設計:羅志摩;服裝設計:余芳),《漢宮怨》(編劇:顾锡东;導演:胡汝慧(執行)、胡其娴、高寶華魏克玉;作曲:胡夢橋配器談聲賢;舞台設計龚景充服裝化妝設計藍玲)。
1983年11月,该团组成“浙江越劇小百花赴港演出團”,首次赴港并获得成功。后于1984年5月21日正式成立了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该團不僅發展至100人以上,也曾荣获无数国家级和地方级表彰,其中包括中国电影“金鸡奖”。
五朵金花
1984年的春天,当该团首次访问北京时,他们被誉为“五朵金花”,其中包括茅威涛和何英,这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荣誉。此外,该團也獲得了许多其他獎項,如全国第二届梅 花獎,以及政府颁发的大量文华表現獎。
1998年,我作为一员参与了一场关于传统戏曲发展的问题讨论。我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让现代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到我们的传统戏曲。这引发了一些热烈的讨论,并且激励我继续追求我的梦想,即通过我的表演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古典音乐。
2010年代,我开始探索新的创意项目,比如将古典音乐融入到现代音乐风格中去。这让我得到了很多正面的反馈,并且让我意识到,不仅是青年人的才华需要被发现,还有很多老一辈的人也有很棒的才华,只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平台而已。我希望能有一天,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平台,让所有年龄段的人都能展示自己的才能,无论是通过表达自己还是分享知识,都能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总结起来,我对于我个人以及我所属的小百花集团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同时也要不断地尝试新的东西,以便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这个原则,就一定能够继续推动我们的文化遗产向前发展,而不是倒退或者停滞不前。在未来的一些时间里,我计划继续探索更多关于如何利用科技来提升我们的表达方式,这可能涉及到使用VR技术或者其他一些先进技术。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技术,如果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连接观众,那么我认为它们都是值得探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