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雨水淋漓的1948年,玉兰剧团正值盛期,在明星大戏院的舞台上展现着越来越精彩的表演。然而背后却隐藏着一场关于权力与金钱斗争的小型风暴。前、后台老板们悄无声息地将票价上涨,私吞利润,却对待演职人员如同弃子般,不加分文提高工资。这份不公平引发了劳资双方激烈的纠纷。
张春帆这位后台老板的手下流氓包围了后台,他们企图用暴力手段对付吴琛、韩义和石景山等剧务部的人员。当时局势紧张之际,一辆辆装甲车(上海人称为“飞行堡垒”)载满荷枪实弹的官兵迅速赶到,将戏院团团围住。一位自信满满、模样堂堂的人物冲进戏院高声宣布:“谁敢动我吴琛先生一步,我就不客气!”他摆出了要抓人的姿态,那些胆大的流氓见状立即四散逃跑,从此张春帆再也不敢轻视吴琛。
那么,这次警方如何得知并介入这一事件呢?答案似乎藏于过去。在1938年的抗日战争期间,吴琛担任生活书店衡阳支店经理,他不仅帮助热血青年,而且还资助了一位名叫徐松年的青年。徐松年当时陷入困境,但由于吴琛的一份善举,最终成为了装甲部队的一个重要人物,并且在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调到了上海编为上海市局机动车大队。
几年过去了,当流氓包围剧务部时,徐松年依旧未忘记那段往事。他通过龙门戏院找到了吴琛,并给予了他一张名片,上面写着:“若有何难,只需一通电话,我会立即赶来帮忙。”这次危机中,吴琛秘密打电话通知了徐松年。而随着徐松年的调动,一群装甲车呼啸而至,如同天上的飞行堡垒一般,用其强大的力量制服了那些滥竽充数的流氓。这样,就形成了一幅壮观又震撼的情景——是不是有人曾经提醒过我们,“越剧是形成于哪个省的地方剧种”,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更深层次的事实: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另一个角色的英雄或敌人,而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网,让故事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