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五岁进入新昌科班学习戏曲,擅长扮演小生角色。1951年,我加入了温州市越剧团,这里是我在浙江南部发展成为知名越剧演员的舞台。
我的表演风格中融合了美丽的外貌、优雅的身段、优美的唱腔和扎实的技艺。我注重把戏中的情感展现出来,并且精于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擅长扮演文人角色。在舞台上,我成功地诠释了梁山伯、贾宝玉、陆游、吴南岱以及现代戏中的反串角色的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
其中,以我主演的《蛟龙扇》为例,该作品在1957年的上海国联戏院连续50多天热映,场场爆满,让观众们赞叹不已。甚至有如袁雪芬和吴琛等著名艺术家,也对我的高德怀一角表示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我的表演功底深厚,“手眼身法步”都做得非常到位。
无论是大角色还是小角色,我都以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表演都是全神贯注,没有丝毫懈怠。同行们因此给我这样的称号:“德艺双馨”,而我成为了广大观众喜爱的小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1957年的温州地区首届戏曲会上,我还荣获了二等奖,这份荣誉让我更加坚定了一路走来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