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熙(1924~1977)是一位杰出的舞美设计师和戏剧家,他在中国戏剧界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幸熙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小村庄,自幼就展现出了对美术的热爱。他在私立觉民美育院学习了美术,并在上海南林丝织厂担任练习生期间开始接触到纹样图案设计。在此基础上,他还参与了雪声及东山越艺社的装置设计、宣传工作以及风俗顾问等多方面的工作。
1950年,幸熙加入了华东越剧实验剧团,这标志着他正式步入舞台美术设计领域。随后,他先后担任过华东戏曲研究院艺术室美术组长、上海京剧院美术组长、工场主任等职。他的作品包括40多个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其中最著名的是为越剧《北地王》、《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春香传》等编排布景和服装。
幸熙不仅注重历史风俗和人物特点,同时也追求现代审美观。他对戏曲服装纹样的研究尤为深入,为越剧服装的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在1958年之后,他还曾兼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服装课教师,并且多次带队访问苏联、东欧诸国、日本等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珍贵资料被损毁,但幸熙并没有放弃他的梦想。他坚持搜集资料,最终积累了一大批关于中国服装史的大量照片和文字材料。这份宝贵资源后来得到了上海市文化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并成立了专门的小组继续进行相关研究。
总之,幸熙是一个具有卓越才华和坚定信念的人物,在他的一生中,不仅创作出无数精彩绝伦的舞台布景与衣饰,还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