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正初:越剧艺术家与教育者
童正初,1892年至1955年间的艺术界和教育领域双栖巨匠,出生于浙江嵊县逵溪村,以原名振初开始其学术之旅。他在私塾接受了六年的教育,这些基础知识为他日后的演艺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21岁时,他来到了小歌班,在那里师从名师学习,并以其娇生畏死的形象深受观众喜爱。随后,他迁徙到上海,一举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老生。
1923年8月10日的一场特别演出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的一大里程碑。那天,与张子和、一枝梅、刘锡霖等人共同登台于乐意楼,他们的表现不仅赢得了当晚观众的热烈掌声,更是树立了他们作为一代越剧表演家的地位。童正初对于待人接物总是持有极高标准,他认为“观众如同衣食父母,如若对待他们不够严肃,便是不尊重”,这份敬业精神使他在越剧界留下了一段光辉篇章。
他的身材魁梧、目大有神、嗓音宏亮,不仅唱功卓绝,也擅长运用传统唱调来塑造人物,让每一个角色都活灵活现。记得有一次,他饰演《妻党同恶报》中的员外一角,在家破人亡之后去监狱探望被冤枉的儿媳(张雪芳饰),两人凄厉对唱,那种悲凉的情感让整个舞台充满了沉痛与哀愁。
艺术上的勇气使他不断追求创新。他曾认真研究汪笑侬先生创作的小品《马前泼水》,并将其中〔二六板〕的独特技巧融入自己作品《休妻》的表演中。这份持续探索的心态也让他对周信芳先生的大师级表演产生了无限崇敬,每当周信芳在天蟾舞台上诠释麒派名剧,如《斩经堂》、《坐楼刺惜》,童便千方百计找机会观看,从而结下深厚友谊。此外,除着重于自己的表演之外,童还担任永乐越剧团班主,并指导女子越剧训练班,以及新成立出的新越艺社社长。在他的教导下,有20余名学生受益匪浅。
晚年,即便已经退居幕后,但童仍然没有放弃对戏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加入上海市戏曲学校 越剧班,不断整理和传承这些宝贵传统剧目。最终,他离开我们,但他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因为除了那些熟悉他的朋友们,还有像周信芳这样的伟大艺术家,对他的悼念证明了他在人们心中的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