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正初,越剧艺术的守护者与传承者
童正初(1892-1955),一位在越剧领域内享有盛名的演员和教师。他出生于浙江嵊县逵溪村,原名振初,在私塾里接受了六年的教育。二十一岁时,他投身小歌班,并开始学习戏曲表演。在上海的舞台上,他不仅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也不断探索和完善自己的表演技巧。
1923年8月10日,那天在于乐意楼举行的一场表演中,与张子和、一枝梅、刘锡霖等人同台竞进。童正初深知作为一名艺人的责任感,他认为观众是自己衣食父母,不论何种形式的表演,都必须严肃对待,以此来尊重他们。
他的形象魁梧,目光神采奕奕,嗓音宏亮而富有情感,每一次唱做都充满了艺术性的表现力。他善于运用传统音乐元素为角色服务,使得每一个角色的塑造都更加生动细腻。比如他扮演《妻党同恶报》中的员外一角,在家破人亡后去监狱探望含冤儿媳(张雪芳饰)的情景,让观众感到心痛难耐。
童正初不仅是一位精通越剧技艺的人物,更是一个勇于创新和学习借鉴的人。在他的学习历程中,他曾经认真钻研汪笑侬《马前泼水》中的〔二六板〕唱腔唱法,并将其融入到自己作品《休妻》中的演唱中。这份对艺术追求的热忱,是他成就非凡的地方之一。
对于周信芳这位越剧界的大师,其影响力对童正初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他曾千方百计地观摩周信芳在天蟾舞台上的每一个精彩绝伦的场次,从《斩经堂》、《坐楼刺惜》等麒派名剧中汲取灵感,由此结下了一段深厚友谊。而当他回到舞台上饰演《扫松》,周信芳也亲自观看并表示受到了启发,这份相互之间的情谊与支持,为两人的事业带来了更多新的力量。
除了在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象,童正初还是个负责任的人物。他以班主身份带领永乐越剧团,并担任过女子越剧训练班出新越艺社社长,还收养了20余位弟子,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后辈。此外,在晚年,他还担任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教授,并致力于整理传统戏曲作品,为后世留下宝贵遗产。
当童正初离开我们的时候,有许多来自 越劇界以及周信芳先生这样的朋友前来悼念,他们共同见证了一代伟大艺术家的传奇故事。通过他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对美好事物坚持不懈追求的心态,以及一种为爱所驱使,无畏付出的精神。这一切都是关于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的一个缩影,也是我们应该珍视并继续继承下去的一部分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