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正初,越剧艺术的双栖巨擘:从小生到老生,一生的演技与教诲之旅
童正初,1892年出生于浙江嵊县逵溪村,是一位在越剧界享有盛誉的演员和教师。他的名字曾经是振初,但随着岁月的流转,他逐渐成长为一个才华横溢、艺术修养深厚的艺人。
童先生早年曾读私塾六年,这段基础教育为他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21岁时,他投身于小歌班,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师傅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唱腔。这段时间里,他练就了一手工的小生唱法,在沪上演出的舞台上,他不仅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更是在观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1923年的8月10日,当他与张子和、一枝梅、刘锡霖等重量级明星共同在乐意楼举行的一场盛会上登台表演时,其严谨的情怀已然显露无遗。他认为观众如同衣食父母,不仅要尊重他们,更要用最精湛的手艺来回报他们。他那魁梧而又充满神采的大眼,以及宏亮且富有韵律感的声音,让每一次呼唤都像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
童先生善于运用传统唱调,为人物刻画增添了无限的人性气息。他的《妻党同恶报》中的员外形象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那份悲痛与含蓄之间交织出的复杂情绪,无疑是他对戏曲艺术极致追求的一次成功尝试。
他不仅是一位勇于探索并不断学习借鉴新东西的人,也是一个对周信芳老师作品赞赏备至的人。在天蟾舞台上的各种名剧中,即使身处繁忙之余,他也会抽空前去后台观看周老师排练,并由此结下深厚友谊。周老师亦曾欣赏过他的《扫松》,表示在体验人物方面也有所启迪。
除了卓著的事业成就,童先生还是一位优秀的班主和教育者。在永乐越剧团担任领导职务期间,以及在女子越剧训练班作为社长工作时,他培养出了20多位学生,其中不乏未来将成为越剧界新星的人才。此外,在晚年,他还执教于上海市戏曲学校,整理并教授传统剧目,使得这门古老而精妙的心灵之花能够继续绽放下去。
当童正初走完人世间最后一页时,有许多人悼念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包括那些熟悉他足迹的人们。而对于那些接触过或受益于其教诲者来说,无疑更是一种珍贵而温馨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