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正初,一个在越剧界颇具影响力的演员和教师,他的生活轨迹与他的艺术追求紧密相连。出生于浙江嵊县逵溪村的他,原名振初,在私塾里接受了六年的教育,这为他后来成为一名学者兼艺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岁时,童正初决定投身于小歌班学习,开始他的表演生涯。在那里,他深谙小生的技巧,并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当他迁移到上海进行公演后,他转而专攻老生的角色,这一转变标志着他艺术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1923年8月10日的一场特别演出中,与张子和、一枝梅、刘锡霖等著名艺人共同上台,他们在于乐意楼举行了一次令人难忘的表演。童正初以其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登台,即使是面对最挑剔的观众,也从不低头。他相信“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不严肃对待演出,便是不尊重衣食父母”,这一信念一直伴随着他整个职业生涯。
童正初身材魁梧、目大有神、嗓音宏亮,是位唱做兼擅之士。他善于运用传统唱调,为表现人物增添了一份真实感。记得有一次,他扮演《妻党同恶报》中的员外,一家破人亡之后去监狱探望含冤儿媳(张雪芳饰),两人凄凄对唱,那种悲凉的情绪,让全台的人都被深深地感动。
作为一个勇于学习借鉴的人物,童正初曾经认真钻研汪笑侬《马前泼水》中的〔二六板〕唱腔唱法,将其融入到自己《休妻》中的演唱中。这一点也反映了他的开放性和创新精神。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能吸收并改造出来的。
童正初对于周信芳先生的表演艺术怀有极高敬意,每当天蟾舞台上排练《斩经堂》、《坐楼刺惜》等麒派名剧时,他总会千方百计找到机会去观摩周先生,由此结下了一段友情。而周信芳先生也曾亲眼见过童正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对其中一些体验也有所启迪。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戏曲爱好者都是因为童正初才走进戏曲这个世界,而那些被教育者的名字,都记录在了他的教书简历上——20余位学生向他请教,不仅是在专业技能上,更是在艺术情感上得到指引和启发。
晚年,当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需要一位经验丰富又能带领新人的老师时,自然没有错过这位伟大的师傅。当人们悼念起这个时代巨匠时,不仅包括了越剧界内的大腕们,还有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一个代表——周信芳先生,也都纷纷赶来为之送别,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