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一辉,1929年出生于浙江衢县,1950年2月进入浙江干校学习,并在结业后被分配至浙江省文工团担任演奏员。1952年,随着全省文工团的整编,他加入了浙江越剧团二队,成为一名主胡,并曾为著名演员姚水娟等人担任琴师。1957年,由于嘉兴地区越剧男女合演实验事业的需求,他调入嘉兴专区越剧团,从事作曲与音乐改革工作。
他与剧作家顾锡东紧密合作,为男女合演现代戏创作了《银凤花开》、《争儿记》、《山花烂熳》和小戏《凉亭会》、《三摆渡》,以及古装戏如《忠烈记》、《杨门女将》、《谢瑶环》、《白蛇传》、《狄青与双阳》和梅娘子等。此外,还有由他编排的《打赌》,以及改编自民间故事的小品《哑姑泉》的作品。在他的指导思想中,他坚信要保持原有风格同时使其更加个性化。
1960年,在发表文章《推陈出新、老腔新唱》(刊登在《戏曲音乐》的第五期)时,他强调了越剧发展创新应以流派唱腔为基准。他广泛采纳民间音乐元素,将兄弟艺术种素材融入越剧之中,同时要求演员采用科学发声方法增强表现力。他的作品,如同在《山花烂熳》的某些旋律,如“脚踏泉声过板桥”、“娘啊望一望青山门外万丈高”,深受欢迎,被用作各艺术学校及越剧团练习教材。他对越剧音乐创新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到诬陷,最终于1968年4月28日不幸去世,仅39岁。这段历史被收录在2006年的书籍《中国越剧大典》(由中国越劇大典編委會编著,出版於浙江文艺出版社和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