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无线话筒的诞生与应用,标志着戏剧舞台音响设备的一次巨大变革。它使演出不再受限于场地大小,演员的声音清晰传达给观众;它拓宽了表演空间,使得如上海文化广场和体育馆这样的非传统场所也能成为越剧的舞台,而不是之前只能在狭小的院子里或门庭若市的小型剧院。没有无线话筒,观众可能会因为台词难以听清楚或完全听不到声音而错失艺术体验。从舞台上使用无线话筒开始,它早已在国外得到应用,而国内则因某些原因迟迟未被采纳。这一切直到1974年发生了改变,那一年,一家位于永嘉路文化广场旁边的地处上海华侨胶木厂,在上海越剧院的协助下成功试制出了无线话筒。那时夏天,当黄鱼车载满了新开发的无线话筒设备和仪器时,它们被送往虹口区解放剧场。在那里,上海越剧院正准备上演男女合演现代小戏《半篮花生》。这便是无线话筒第一次尝试使用的地方,其中扮演主角张国华成为了第一个试用者。他在初期试用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距离控制不精确、音量范围无法掌控,还有各种障碍物干扰。而且,无线话筒发出的声音质量并不理想,让人感觉既炸裂又噪音过大,这让观众感到难以接受。
面对这些挑战,厂内技术人员和院内音响工作人员并未气馁,他们决定攻克这一技术难题。一方面,他们耐心地向演员解释说服,同时另一方面,他们夜以继日地研究调试,以求解决问题。此时张国华展现出了他的识大体,不计个人利益,只为配合他们,他积极参与调整过程。在经过多次调试后,无线的话筒终于走上了舞台。此后,由于其卓越表现,并且对此项技术的大力支持,对厂方来说,他是一个值得特别感激的人,因此他们特意为他设计了一款专属于他的无线话筒作为奖励。
1974年8月,一系列京、沪、淮、越等地方戏曲样板戏汇报 演出在北京举行,其中包括京剧《审椅子》、沪剧《开河之前》、淮剧《拣煤渣》以及越劇作品《龙江颂·闸上风云》、《银针颂》,这是另一次展示国产科技成果的机会。此次使用也首次采用了无线话筒,从此之后,无论是在经济条件好的还是艰苦的小型团队中,都有人愿意投入资源购买这项革命性的设备。
8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全中国各地不少戏曲团体都来到上海采购这些高科技产品,为更多人的欣赏带来了新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