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与自然和谐共生无线话筒的诞生与演变

我记得无线话筒的产生与使用,是戏剧舞台音响设备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它的出现,不论演出场所有多大,演员的声音可以清晰地传到每一位观众的耳畔;它使得表演区域得以扩展,让艺术活动能够在上海的大型文化广场和体育馆中进行,而不再受限于小巧狭窄的空间。否则,观众们将无法清晰听到台词,或是完全听不到声音,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妨碍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体验。

舞台上的无线话筒技术,早已在国外得到应用,但国内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及时采纳这一技术。直至1974年,那里发生了一个转折点。在永嘉路文化广场旁边的地处胶木厂,与上海越剧院合作后,他们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批无线话筒。那年的夏天,当试制组人员带着满载设备和仪器的黄鱼车前往虹口区解放剧场时,他们正好赶上了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现代小戏《半篮花生》的演出。当时,无线话筒第一次尝试在该剧组中使用,扮演主角的是名叫张国华的男演员,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第一个尝试使用无线话筒的表 演者。

初期,无线话筒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一方面是控制距离和范围的问题,还有各种障碍物让调节变得困难;另一方面,声音质量差,从演员嘴里发出的声音既不平顺又噪音大,使得观众很难接受这种新奇而粗糙的声音。而且,有些表 现者因为担心影响个人声誉,也有些犹豫是否要采用这个新工具。但是厂方技术人员与越剧院音响工作人员坚持解决问题,他们夜以继日地研究调试,无论如何都想提高这项技术。

张国华作为测试对象,他表现出了极高的人格魅力,不计较个人的利益,而是积极配合整个过程。在经过多次调整改进之后,最终,无线的话筒才真正走向成功。为了感谢张国华提供帮助,厂方特意为他的独特音色设计了一款专属无线话筒,并赠送给他作纪念。

随着时间推移,在1974年8月的一次重要活动中,一系列不同地区戏曲代表团携带京、沪、越等各类现代小戏前往北京参加地方戏曲学习样板戏汇报演出。这次盛会也成为无线话筒在国内正式普及的一个关键节点。此后,无线的话筒逐渐渗透到全国各地的小型戲曲团体,它甚至成了许多经济条件有限的小团体必须投资备置的一项必需品。不久之后,在80年代,全中国几乎所有专业和非专业的小型戲曲团队都开始购买这些先进设备,以确保他们能够更有效率地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