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袁雪芬在明星大戏院的后台化妆间中,编导南薇拿出了鲁迅的名著《祝福》,询问她是否能将其改编成越剧。袁雪芬边着装边听南薇朗读小说,她深受作品所描绘的绍兴地区风土人情和祥林嫂那复杂命运所打动,当即表示愿意进行改编。在得知了许广平教授对此事的支持后,两人前往许家就座,并详细讨论了改编方案。许广平虽然对越剧演绎鲁迅作品感到惊喜,但也提出了一个严谨要求:希望通过演出邀请文化界朋友们来观赏。这一要求不仅体现了他对于艺术创新与传承的重视,也为即将到来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灵感源泉。
随着剧本逐渐落定,一边写作一边排练,一场接一场地完成。每当剧本写完一幕,就会请汤蒂茵女士带着已经初步排练好的剧本及四张越剧门票送至社会局文教科科长袁文彰处,每次都附上一句“因时间仓促,请您帮忙先签个字”,并以此作为正式审查前的临时协调方式,这样做不仅顺利通过了审查,而且还增进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新方法。
4月28日,《时事新报》副刊六艺第20期,以头条位置发表文章《鲁迅名著首次搬上越剧舞台—袁雪芬主演〈祥林嫂〉,开创历史之先例并推翻旧规则》,赞誉《祥林嫂》不仅是雪声剧团的一份荣耀,更是整个越剧界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
5月6日晚上,在明星大戏院举行彩排盛典,为文化界人士开启了一场盛宴,那些前来观看的人包括田汉、于伶、张骏祥、黄佐临、熊佛西、李健吾、吴祖光、史东山、费穆等众多知名人士,他们都是由许广平亲自邀请而来的。这场活动,不仅展示了越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探索发展的一面,也展现了文化人的关注和支持,让这段历史更添几分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