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坚安如何将日本派舞美融入越剧的历史发展简介

张坚安,1914年至1984年间的舞美设计师,其人生旅程与中国美术界紧密相连。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原名为张熙昌,出生于江苏省武进,是一位来自高级职员家庭的艺术才子。在大同大学建筑系完成学业后,张坚安从小便对书画、篆刻艺术情有独钟,在17岁时就已经在《中国漫画》上发表了自己的漫画作品。

1937年,他进入英商太古轮船公司担任北洋台高级职员,此时他的艺术天赋已逐渐展现出来。然而,1944年的转折点标志着他正式踏入舞台美术设计领域。当时,他加入了雪声越剧团开始了一生的职业生涯,并迅速在这个领域内脱颖而出。他首次负责袁雪芬主演的《新香妃》舞台布景设计,这是他迈向专业舞美设计师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随后,他陆续在丹桂和玉兰越剧团工作,为多部戏作出了卓越贡献,如《是我错》、《国破山河在》、《信陵公子》等。此外,他还兼职于其他几家越剧和沪剧团体,为云华越剧团的《范蠡与西施》,少壮越剧团的《哪吒》,春光越剧团的《红楼梦》,合作越剧团的《龙凤花烛》,以及上艺沪剧团、长江沪剧团和勤艺沪劇團等多个演出机构创作舞台布景和道具设计。

除了戏曲之外,张坚安还涉足电影行业。他曾为京剧电影片《望江亭》的服装设计,以及裘盛戎主演的大型京 剧影片 《探阴山》的舞台布景与道具设计。此外,还有闽劇電影片 《炼印》的服装與造型設計工作。

1952年至1955年期间,张坚安先后加入少壮越剧团,对包括十三妹、红娘子、辕门斩女及碧玉簪等多部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精彩纷呈的地理环境构建。1959年春,他受命支援芳华越劇團前往福建,为尹桂芳主演黄祖模导演执导的大型史诗戏曲作品——“红楼梦”所做出的舞台布景设定更是其事业中的一大亮点。

张坚安不仅擅长技术全面,而且对历史与美术史均有深厚研究。在他的作品中,不仅能精心挑选合适的人物化妆品色彩搭配,而且能够将日本风格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被誉为“日本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服饰制作也有独到的见解,不但善于创新,也注重色彩调配,使得每一次观众都能感受到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情感体验。

此外,在他的布景设定方面也十分突出,以虚实相间、真假相接及绘画与实景结合的手法来创造性地利用三夹板锯制成远山轮廓,再通过天幕地排灯投影或使用牛皮纸绘画来达到节省材料同时提升效果的情况下,与传统技法巧妙融合,从而打破常规,让观众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这份对技术细节处理上的极致追求,无疑使得他成为那个时代最顶尖的一个人物形象塑造者之一。而且,由于他对于日式艺术风格充满热爱,将其融入到自己作品中的特色,更让人们称赞不已,有着一己之力改变了当代戏曲世界面貌的人物形象塑造者之一。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