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流派艺术徐天红探索自然之韵追溯发源地

他,徐天红,是浙江余姚人。十岁时,他便进入了天兴舞台学习戏剧表演,开始担任应工老生角色。在1940年,他前往上海,并拜师马潮水学习。在1941年,他加入了天星越剧团,成为头肩老生。到了1943年初,他来到大来剧场,与袁雪芬合作进行越剧的改革工作。在那时,他也担任头肩老生角色。随后,在1946年,他与其他艺术家共同组建了天红越剧团。他在1950年的2月,与戚雅仙一起创建了一支合作性的越剧团,并担任团长职务。那一年9月,他们又重新组建了一支芳华越剧团,而徐天红则担任副团长。在1960年的8月,徐天红加入了上海越剧院。

他的唱腔以高亢激烈、苍劲有力的特点而著称,不仅行腔多变,而且气派大度。他追求的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唱腔,每一次起调都因人物的心态不同而有所变化,从不简单地沿用传统程式。他在运用音符上特别注重高音和切分音,使声音听起来棱角鲜明,同时也重视喷口功夫;在发声和润腔方面,则运用颤音、滑音以及鼻腔和头腔共鸣的技巧,使声音宏亮且富有层次,被誉为“抖抖腔”。

他扮演的一些代表性角色包括《红楼梦》中的贾政,以及《琵琶记》中的张广才、《西园记》中的赵礼等。此外,由于他经常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并模仿各种人物尤其是老人的姿态和表情,因此在舞台上的各类角色表现都非常逼真。

他还曾参与电影作品,如在1948年的电影《祥林嫂》中饰演鲁四老爷,以及1950年代与戚雅仙合作主演的彩色越剧影片《石榴红》,以及1962年的彩色越劇影片《紅樓夢》及1982年的电视片《孟麗君》的拍摄,其中分别饰演贾政及孟士元两角落之重要人物。此外,还曾饰演赵礼一角于某部作品中。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