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何文秀鼓点绘声-音乐与舞台的对话

顾水深(1916-1978),一位杰出的鼓师,出生于浙江省上虞的梁湖古李巷。他的童年在私塾度过,他不仅学习了道教音乐,还精通吹打弹唱各项技艺。在对绍剧和调腔方面的打击乐研究上,顾水深尤其有研究,并且技法流畅。1940年,他迁往上海,在太乙道院担任吹打道士两年后,转而投身于越剧司鼓工作中。

他在40年代中期为越剧演员施银花打鼓,并在《方玉娘祭塔》一剧中,以锣鼓紧跟唱腔、紧随表演的方式,为社会和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1950年,他加入合作越剧团乐队,与戚雅仙、毕春芳等人共同司鼓,并与贺孝忠(主胡)长期合作,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板式建设、发展、创新过程。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合作风格及其伴奏特点,这种风格被公认是对越剧的一大贡献。

顾水深的司鼓技术扎实,不仅功底厚重,而且艺术表现高超。他左手击出的音色既厚实又清雅,而右手单扦发出的音色丰满而柔和。落点准确,板性稳固,无论是在文戏还是武场,都能恰到好处地配合伴唱与配音,没有淹腔覆音或震耳欲聋之感。而且,无论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发行的《婚姻曲》、《楼台会》、《血手印》、《玉堂春》、《林冲》等唱片还是电台录音,都体现出了这种风格。

1972年,当劇团解散转业时,顾水深也结束了自己作为专业鼓师的一生,但他留给我们的是无数珍贵的声音,以及对传统音乐艺术的一生奉献。

Similar Posts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