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爱花,女,越剧正旦卜儿演员。1923年(农历癸亥年)生于浙江嵊州。10岁入鲁家班学戏,精通青衣兼刀马技艺,以女子越剧创始人金荣水为师。1938年,她随著名老生姚月明进入上海,与赵瑞花、李艳芳、尹桂芳等杰出演员并肩共舞连续8年。她在23岁时开始担任主角,与陈少鹏、毕春芳等艺术伙伴携手合作,为越剧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力量。1950年4月,她与丈夫共同组织“上海联合女子越剧团”,开启了越剧北上天津的先河,并成功吸引了北方观众的喜爱。一年后,由于资方撤离,他们改组为“姐妹班”,裘爱花谦逊地成为副团长。她为了提升自身艺术水平和拓展表演新领域,不断学习昆曲艺术,从田瑞庭先生学笛律,从韩世昌先生学习代表作品,从白云生的巾生身段要领中汲取灵感。在北京首次演出《红楼梦》后,她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被誉为“南国之花”。她不仅赢得观众赞赏,也被周恩来总理勉励继续努力,为人民服务。在十年的困难时期里,她遭受打击,但1979年,“天津市越剧团”恢复后,她再次站上了舞台,用她的奉献精神和丰富经验,为越剧事业添砖加瓦。她曾经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是国家一级演员、市人民代表、市文联委员以及全国及地方多个文化机构成员之一。当代人们提起裘爱花,便会想到一位坚韧不拔、深受民心的传奇人物,以及她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卓绝成就,使得她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戏曲表演者之一。在她的努力下,越剧不仅扎根于祖国北方,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对这门美丽艺术情有独钟的人们。这场关于裘爱花故事的大幕拉开,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个传奇生命在文化殿堂上的辉煌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