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源自20世纪初的浙江嵊县(今嵊州),起初形式简单,以笃鼓和檀板为伴奏,被称为“的笃班”或“小歌班”,后在浙江、上海及江苏、江西、安徽等地流行,是历史上发展最短的地方剧种之一。1916年,越剧进入上海,并吸收了绍剧唱腔和京剧舞蹈,以及丰富的表演艺术,得以另立名号——绍兴文戏。在此期间,它主要演出历史剧,由男性艺人主导,因此,“男班”一度成为绍兴文戏代名词。到1923年,“文武女班”的成立标志着两大流派并存,而“女班”在抗战时期取得显著成就,其代表人物包括姚水娟、筱丹桂和尹桂芳,他们共同塑造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龙凤锁》等经典作品。此时,“男班”逐渐衰落。
越剧之所以拥有独特魅力,是因为其唱腔随时间不断丰富,其中金芝堂创造了“落地唱书调”,而施银花则首创了“四工调”。上世纪40年代前期,袁雪芬与周宝才合作演绎《香妃》,以及范瑞娟与同一琴师合作演绎《梁祝哀史》,分别诞生出了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这些曲调不仅成为了越剧核心,也分化出不同的流派。1945年,袁雪芬提倡向话剧、昆曲学习,对越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该艺术形式更加多元化。
这段历史中,有许多卓绝的人物,如施银花被誉为女子越劇中的「花衫鼻祖」,她與琴師首創「四工調」。また,她們當時的小生有屠杏花、竺素娥和馬樑花。而十姐妹,即袁雪芬等十一位女性藝人於1947年聯合義演《山河恋》,成為了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她們不僅改編魯迅的小說《祝福》為戲劇版,更引發黨內對地方戲曲重視。
现在,越劇已經是中国第二大戏曲种类,並且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一代的艺术家如茅威涛、高峰丽、小明星、大侠王君安等,都对传统文化做出了新的解读。而浙江小百花戏院团队与上海红楼戏院团队也因其独特风格获得广泛认可,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与尊重。(摘自《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