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自20世纪初期的浙江嵊县(今嵊州)诞生以来,便以其简洁的形式和独特的伴奏——笃鼓和檀板,赢得了“小歌班”或“的笃班”的称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仅在浙江、上海以及江苏、江西、安徽等地传播开来,还吸收了绍剧的唱腔与京剧舞蹈,为自己增添了一份丰富多彩的情趣。1916年,越剧踏上了上海的大舞台,从此,其艺术境界得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这一时期,由男性演员主导的小型团体被称作“男班”,而后来完全由女性演员组成的一群艺人,则是“文武女班”的代名词。1923年之后,“文武女班”成为两种表演风格并存的地标性事件。此间,“女班”在抗战期间迎来了发展高峰,以姚水娟、筱丹桂、尹桂芳等众多著名演员为代表,他们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龙凤锁》等经典剧目深受观众喜爱。
越剧之所以能够持续发扬光大,是因为它不断创新。在这过程中,有如金芝堂所创造出的“落地唱书调”,施银花则首创了“四工调”。上世纪40年代前期,袁雪芬与周宝才合作打造出了柔美哀怨的“尺调腔”,而范瑞娟则有她的弦下腔,这两种曲调逐渐成为越剧最核心的声音,并分化出不同的流派。
1945年至1947年的岁月里,袁雪芬提倡向话剧及昆曲学习,对于越戏进行了一系列革新。这段时期,更见证了女子越劇旦角中的三位杰出人物——施银花、赵瑞花和王杏花,以及她们同辈的小生们,如屠杏花、竺素娥和马樟花共同奠定了现代越戏基础。而关于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那个时期也被人们记住,因为十姐妹联袂上场,在《山河恋》的巨幕下展现他们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
然而,在这个故事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永恒不变的人物形象,比如王文娟,她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整个流派,并且以林黛玉角色影响力最大,而她与徐玉兰合作为观众所熟知的是《红楼梦》、《追鱼》,这些作品甚至被拍摄成了电影,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门艺术形式。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新的时代,一批新一代艺术家如茅威涛、钱惠丽、二次元单仰萍、三次元赵志刚及方亚芬、二次元吴凤华、一次元陈飞、二次元萧雅、一二次元陈颖、一二三一次度韩婷婷、新潮华怡青、新潮王君安及胡敏华都各具特色,不断为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其中赵志刚尤其令人瞩目的,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小生,而且他的每一场表演都充满活力,让他迅速走进公众视野。而浙江的小百花越劇团和上海红楼集团,也因其卓绝表现而闻名遐迩;浙江省文化厅负责管理的一个机构——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所,也致力于保护并推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摘自《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