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弘韵越剧团在新家——工人文化宫举行首场演出。来参加“乔迁庆典”的观众们源源不断:从八旬老者到年轻学子,他们每个人都是这最长寿民间剧团历史的见证者。在1993年,当金雅仙与14位戏迷成立了民间剧团时,人民路还不如今那样喧嚣,而娱乐这个词距人们生活还有距离。19年后,金雅仙已是银发飘扬的老妇,她优雅、从容、略显丰满。当谈及当初建团的情景,金雅仙总忍不住笑意盈盈:“那个时候我还年轻、没长胖,比苗条。”最初的舞台简陋,没有音响、服装或专业姿态和步伐,但在那个娱乐匮乏年代,金雅仙的这支队伍仍吸引了一大群忠实观众。
随着时间的推移,弘韵越剧团发展得越来越规范。虽然所有成员都是有工作的人,只是在业余时间来排练演出,但大家都严格遵守时间表,即便饭来不及吃、孩子来不及接送,也不能中断排练。队员们凑钱买演出服道具,有时热心老听众也会帮忙。这让队员们逐渐拥有了演出服道具音响……“一直是穿着便服上台后,还绊跟头闹笑话。”金雅仙讲起这件事时,她旁边点头的是杨菊萍,一名久负盛名的老听众,从19年的第一场戏开始几乎没有错过几场演出;她对弘韵每个小故事了如指掌,也多次为他们提供帮助。
时代留痕清晰可见:不仅仅是阿姨变阿婆、小姑娘变母亲这样的年龄增长,更是队员构成发生巨大变化。最初15名元老基本都是40岁以上工人,而现在25名成员普遍年轻化职业也更加多样化:个体户经理白领职员医生大学生等等。
傅仕琮与弘韵结缘始于1995年,他考入苏州大学旅游专业,在一次偶然机会下遇到了金阿姨。他13岁就喜欢越剧,在无锡的一个剧团里扮小书童,与金阿姨同台共演,这份相识成为他加入弘韵的一股动力。当他考入苏州大学时,他被拉进了这个集体,“每周都要去排练,让我唱腔身段,都特别细心。”
傅仕琮毕业后回到无锡保险公司工作,但每月都会抽空回苏州参与剧组活动,那是一个火车和汽车交织的时代,他坚持两地奔波十多载,这份毅力让整个社区感动。“我们小琮琮厉害得不得了,小生花旦样样都行。”他的同龄人评价说,“他唱得跟专业演员一模一样。”
2012年,经过艰难筹划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地方——工人文化宫,这里更适合他们展开更多样的活动,每场结束都留足时间让观众上台尝试唱戏。这也是他们迁居后的首次大型公开活动,对于一切愿意支持和帮助他们发展的小伙伴来说,这是个令人振奋又充满期待的时候。而对于弘韵而言,它意味着一次全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