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弘韵越剧团在他们新的家——工人文化宫举办了首场演出。来宾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老年观众和大学生,一起见证了这支民间剧团的19年的历史。1993年,金雅仙带着14个戏迷成立了这个剧团。那时,她每天上班赚钱养家,但仍然有时间唱歌,是单位的文艺骨干。当听说国家鼓励发展群众文艺团体的政策后,“弘韵越剧团”便在北寺塔里的一个小剧场诞生了。
经过19年的发展,这支队伍已经变得更加规范。尽管所有队员都是业余演员,但他们都严格遵守时间表,无论是饭点还是孩子需要接送,都不能中断排练。队员们有时会凑钱买演出服、道具、音响,有热心老听众也会帮忙出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队伍中的成员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最初15名元老中,大多数是40岁以上的工人,而现在25名成员则年轻化,更为多样化:个体户、经理、白领职员、医生等等。
2012年,弘韵越剧团搬到了工人文化宫,这里不仅是一个理想的地方,还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次乔迁新居的庆典,对于这支民间剧团来说是一次“新生”。
首场演出的后台,殷萍正在忙碌地化妆,而资深老听众杨菊萍就在一旁帮助她整理衣服,就像是一个同事一样和谐。这一点让所有人都感动,因为这里没有专业化妆师,每个人都要自己动手化妆,有些观众还专门带了一份热乎乎的饭菜送到后台;得知所有服装道具都是由演员自己出钱买,以及每场演出之后还有路费问题,有些观众本身做生意,也会悄悄拿点钱给bastinem,让她添置设备。
在弘韵,还有一个不成文规矩,每场前都会让四到五名观众上台演唱,即使是观众,他们表演也不降级,每位得到配乐或帮助。每次四五个名额总是不够,所以大家只好排一个顺序表轮流上去唱。“我们的老听者很多都是看过我们19年的,有远房亲戚住在城外,我们希望他们参与度更高,所以安排这样的环节。” bastinem 说。这才不失民间剧团本色和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