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音韵之美:从嵊县方言到文化融合的演变
越剧,源自浙江嵊县的一种戏曲艺术,其演员起初都是当地劳动人民。他们的表演语言纯粹是嵊县方言中的生活语音,这种口头语音在日常交际中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剧不仅在农村和城镇得到了发展,还扩展到了大城市,并吸收了京剧、绍剧等古老戏曲的元素。这一过程中,为了适应官带戏和宫闱戏的需求,演员们开始使用书面语言,即读书音。
40年代,由袁雪芬领导的一系列改革(新越剧)在上海兴起,这场改革对越剧进行了全面革新,不仅内容上有所创新,而且舞台语音也发生了变化。为了使越剧更加通俗易懂,演员们逐渐放弃了一些过于俚俗的土语土音,而是更多地运用嵊县方言中的书面语音,同时还吸收了话剧、昆劇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声音特点。
建国后,有些字的读音进一步向普通话靠拢,但仍保留了一定的本乡风味,使得这种特殊的声音体系成为独特而有特色的“官白”。此外,还有一种叫做“土白”的声音,它保持着原始的地道嵊县方言口感。在现代越剧表演中,以“官白”为主流,“土白”则被用于增添色彩,如在一些小丑角色的表现中。
这个独具特色的声音体系称为“越白”,其基础是嵊县方言声母、韵母及声调,都较完整地保留了汉语古代声音系统中的结构。它拥有28个声母、44个韵母以及7个声调,从而形成20组不同的韵辙构成1129个不同的小节。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越歌之美——一种充满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声音艺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