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你知道越剧形成于哪个省吗

1956年,你知道这些越剧团是如何支援西北文化建设的吗?在这一年中,新新越剧团离沪去西安支援,后来改建为西安市越剧团。而在全国改造运动中,本市民间职业越剧团纷纷被批准为国营或民办公助剧团,共34个。其中,有勇健、友谊、上艺、大众等4个被批准为民办公助。

此外,这一年上海越剧院一团不仅在国内巡演,还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第一分队,在慰问志愿军时表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织锦记》等经典戏目。主要演员包括傅全香、吴小楼、赵雅麟、陈少春等。

5月份,一些越剧团前往浙江支援文化建设,其中有荣艺、光海、更胜、朝民、精华、少少、文华和合力的8个队伍分别落户象山昌化建德玉环天台嵊泗岱山洞头县。

当年的编剧庄志因为其贡献,当选为先进工作者,并出席了全国先进生产者(工作者)代表会议。在这段时间内,还有春光越剧团离开上海前往兰州,也参与到了西北文化建设中,并最终成为兰州市越劇團的一部分。

合作越劇團则在9月至12月29日期间进行了一次大型的巡回演出,带着《祝福》、《琵琶记》、《玉堂春》、《还我》的戏目,在北京天津济南南京等地表演。这次巡展吸引了周恩来田汉夏衍等著名人士前来观赏。在10月9日,上海越劇院还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晚会,为访问中的尼泊尔王国首相坦卡·普拉萨德·阿查利亚放映了《打金枝》,而10月11日,则专门安排了一场戏目的特殊表演,以迎接印度尼西亚苏加诺的访华。此外,《祥林嫂》的公 演也得到了高度评价,因为它以鲁迅原著精神重新改编,并且获得了文化部奖励。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