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剧的殿堂里,在校园的角落里,他们不是耀眼的星光,却是每一颗心都散发着温暖与热情;将来,他们不会以“唱腔”为生,但他们说,祖先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遗产,我们不能让它们一个个消失。徐达军和蔡轶,这两位越剧演员,就像那不经风雨就不会见彩虹一样,坚持不懈地传承着这份文化瑰宝。
徐达军,如同一位杰出的社长,他带领月雅戏曲社从无到有,为学校戏剧社树立了一面金字招牌。他曾说:“我也许不是个好社长,但我们的社员一个个都是好样的……”每当他与其他戏曲爱好者交流,他总会感受到一种小小的心动,那是一种对传统艺术深深敬仰的情感。
蔡轶,则是继任者,她继承了徐老大的精神,用她的热情和才华推动着戏曲社向前发展。她不仅能够演绎柔弱书生的形象,也能化身温柔小姐,每一次上台,都能赢得观众的赞赏。蔡轶梦想中的“家当”,就是那些DIY制作的手工艺品,而她最终的目标,是要为每个社员添置一副水袖,让他们在练习时也有所体验。
两人都明白,只有不断地接触、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把握并传承这门古老而精致的艺术。在他们看来,每一次送戲到社区、疗养院或农村,不仅是在分享美好的艺术,更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这个民族文化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