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剧的世界里,浙江传媒学院的徐达军与蔡轶共同创造了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戏曲社。他们不仅编写章程、张贴海报,还亲自挑选演出节目,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参与。这段时光,让每个剧院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每一家音像店都见证了他们的一片热情。
尽管条件艰苦,但这群年轻人并未退缩。他们可以在公交车上挤坐两个多小时去参加演出,也能饿着肚子四处奔波赶场看戏。这份坚持和热爱,让每一次演出都充满了难忘之感。
徐达军说,他虽然不是个好社长,但他的社员们却都是优秀的人物。在校园里,与不同的戏曲社交流,他总会感到小小的心动。陈萍和王姝蘋是月雅戏曲社的好朋友,他们对徐达军说:“大学是我从小就向往的,因为过早去学戏了,一直没能梦想成真。但你们大学生有这样的热情,我们非常崇拜。”
随着时间的流逝,徐达军已经离开学校实习去了,而他的影响力依然深刻地存在于新社员中,尤其是在大一的小美眉们当中,她们会经常用短信“骚扰”他,无论是校内演出还是社会演出,都会忙不迭地来问教。他还成功地把周围几个学校的志同道合者拉上了“贼船”,让校园越剧更加繁荣起来。
蔡轶接任后,她也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她能够担当“一把手”全凭深厚的演唱功底,并且她迷恋越剧也是从小耳濡目染起。她和她的老搭档牟萍萍现在只会化那种浓重妆,而从来不会化生活妆。她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每个社员都能添上一副水袖,这样练起来就有感觉了。
今年,戏曲社吸收了三十余个新社员,有来自浙江甚至山东汉子的加入。蔡轶相信,即使数量有限,他们也可以通过不断努力发扬光大。不久前,他们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大型校际演出,来了观众200多号人,其中有些是外校慕名而来的。
蔡轶积极推广,把戲曲带到社区、疗养院等地方,为元成村农民送戲……这些活动不仅增添力量,更让她们获得满足感。现在,她正在准备将送戲进行到底,将敬老院、福利院和学校附近农村作为目标。此外,她还计划亲自为社团制作漂亮主页,将来好让更多人被越剧“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