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戏曲艺术中,有两种特殊的角色,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或缺的地位,深入人心。它们分别是“畚斗”与“百搭”,虽然名字听起来不太起眼,但在戏班中,它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畚斗专注于琐屑微末的小配角,往往饰演那些不起眼却又不可或缺的人物,如小丑、旗罗伞报等。在早期戏班中,这类演员并不特别突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但没有哪个人的缺失无法弥补。他们擅长模仿和应变,与各种各样的演员合作如鱼得水。
然而,与畚斗不同的是,百搭能够与各种不同的牌组合成局,不仅限于小配角,还能充当主角,无论是男女老少,他们都能游刃有余地完成任務。有些后来成名的大师,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曾经历过百搭的一生。例如,尹桂芳在1933年随大华舞台戏班到宁波时,她玩转了所有的角色,从文武正反到男女老少,没有什么她不能干到。而到了1934年,她才逐渐专精于小生这一角色,并最终成为了一座台柱。
尽管如此,畚斗和百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微妙而重要的区别。在剧情发展中,它们共同创造了无数精彩绝伦的情节,让观众对这些看似平凡但实则复杂的人物产生了共鸣。这也是越剧十姐妹中的一个鲜明特色——她们既可以像畚斗一样默默支持,更可以像百搭那样灵活多变,最终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