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天,我在教室里做数学题,突然感觉一道题目很难,结果我不小心写错了答案。老师把我的作业收起来后,我就知道接下来会有麻烦。
下课铃声响起,我们班长带着我们去图书馆复习。我偷偷地看了一眼周围的同学,他们都在认真地做着笔记或者查阅资料。我也试图装作若无其事,但心里却紧张得要命。
当老师开始点名时,我紧张得手脚发抖,每听到一个名字,都希望那不是我。但是,当她说到“王明”的时候,那熟悉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回荡:“王明,你上来。”我心想,这一定是我了,因为那个声音太像我的名字了。
我慢慢走到了讲台前,拿起我的作业本,在桌子上放置好。老师扫了一眼,然后指向黑板上的某个位置,“你这道题目为什么这样写?”她问道。我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也不敢直说,只能低头看着地面,不知如何回答。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学长站起来,他穿着一件黄色的衬衫,看起来非常自信。他走到讲台旁边,用他的大哥风度轻松地说:“老师,这个题目可能是学生误解了问题的意思,所以他写成了这样。”
接着,他转向我,用一种温和而又严肃的表情对我说:“其实只要仔细阅读问题描述,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你要注意哦。”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关怀,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
老师听后点头表示赞同,然后让我们继续复习。她还提醒大家,要注意细节,因为即使是一次小小的失误,也可能因为“C一次黄”(即被批评或罚款)而影响整体成绩。这件事给予了我一个重要的教训:学习中不能仅仅靠意志力,更需要耐心和细致去掌握每一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