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折子戏宝灵杯“三新奖” “三新”: “新剧目”,自1979年起,创作了古代、现代戏和对传统戏的革新演绎;“新形象”,在表演艺术的二次创造中,塑造出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新唱腔”,在新的形象中,不仅追求音韵上的真实,也不局限于流派固有唱腔,而是探索并发展出新的艺术形式。举办单位包括上海戏剧家协会、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上海宝灵不锈钢厨房设备器具成套公司和上海市广告装潢公司,他们共同举办,并得到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批准。评委会由主任委员袁雪芬领导,成员包括多位资深艺人和学者,如卫明、王文娟等,他们通过录像观看节目,并且分组到外地进行现场评选,最终确定决赛项目。(初选共有20余个单位30个折子戏)活动日期为1988年7月10日至12日,在历史悠久的上海人民大舞台上落幕。最终结果显示,大奖未能颁发,但按得分排名获得优秀奖的作品包括《问君能有几多愁》、《魂断汉宫》、《秀才遇仙记》、《斩经堂》、《风雨大观园》、《一枝梅》、《杜兰公主》、《千家万户》及《龙杖悲歌》,这些作品展现了越剧艺术的创新与活力。此外,还授予胡佩娣、竺小招等优秀演员奖,以及编剧张惠民、顾颂恩(特别是他们合作完成的《千家万户》的杰出成就)、导演胡越(以其精湛指导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赢得赞誉)、音乐作曲家刘如曾(以其丰富而动人的乐曲贡献于《风雨大观园》,连波则凭借其美妙绝伦的一枝梅),配音专家的胡蓓华(带给观众温馨感人的配音体验),以及宋惠玲都获得了殊荣。此外,上虞越剧团因积极推广现代戏而获特别奖,而莱阳越剧团则因为在湖南省坚持普及越剧文化而被认可。这场盛事不仅展示了当时中国内地各地区对京劇與粤劇藝術的情怀,更是對傳統戲曲藝術進行創新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