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直伟越剧作曲家刘丽英的背后故事

我是何直伟,一个一级作曲的男人,出生于浙江舟山的1940年5月。我的音乐之路始于1957年的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那时的梦想正如同未来的每一首歌一样璀璨夺目。在1967年,我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那里有桑桐和胡登跳这两位杰出的老师,他们不仅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更灌输了我追求艺术创新和时代感的理念。1968年,我留校工作,这段时间是我成长为一名优秀作曲家的重要阶段。

1973年,我被调入浙江京剧团任职,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我的职业生涯迈向高峰的一步。在这里,我开始接触越剧,并在1985年正式加入浙江越剧院。我为这个古老而又现代化的艺术形式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包括为浙江越剧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等多部剧目所做的配乐。我致力于严谨地处理旋律与和声,同时也在追求新意上下功夫,使得我的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我的代表作之一是在1980年的大型舞剧《鉴湖女侠·秋瑾》中,该作品由浙江歌舞团演出,不仅获得了省级的一等奖,还荣获文化部创作奖。这场荣誉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艺术家应该如何去服务人民,去传递历史文化价值。

随后,在1984年,为《五女拜寿》的配乐提供支持,这部作品最终拍成了电影,并赢得了金鸡奖及百花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越戏独特的情境与表现手法。此外,《乾嘉巨案》、《长乐宫》、《白头吟》、《明月何时圆》、《柳玉娘》的配乐均获得省戏剧节的一等奖,这些经历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1997年的《商城真情曲》再次证明了我作为一名现代戏作者的地位,它以优美动听的声音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赢得省七届戏剧节作曲的一等奖。除了这些,大型广播劇《傻姑娘出嫁记》的制作同样取得巨大的成功,它不仅获得全国广播劇比赛的一等奖,还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首届现代戲創作大賽的一等獎,這些榮譽讓我明白,每一次創造都是一次挑戰自我,也是一次對藝術表現形式與內容進行探索與完善的大胆尝试。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一些事迹选自2006年的《中国越剧大典》,它记录了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也见证了一代人的努力与贡献。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