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忆起了浙江越剧团在20世纪50、60年代的辉煌时期,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艺术创造力的时代。那个时候,浙江越剧团是一支综合艺术力量雄厚、演员阵容整齐强盛的剧团,它是浙江省女子越剧的中心和示范剧团,为推动并开创了浙江省越剧发展的极盛时期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那段时间里,我们不仅接待了包括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招待演出,还多次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我们曾经演出了许多经典古装戏,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等,以及现代戏如《三八水库》、《跃进的道路》、《徐双喜》等。这些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并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奖项,其中包括姚水娟获演员一等奖,屠笑飞、陈佩卿获二等奖,以及卢炳容获音乐改革奖,这些成就为我们的艺术实践增添了光彩。
在1954年,我们参加了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不仅展示了我们的表演水平,也促进了一批优秀人才的成长。随后,我们又参加了华东地区戏曲会演,在那里我们凭借《庵堂认母》的优异表现赢得了一系列大奖。此外,我们还参与过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赴舟山慰问以及向归国中国人民志愿军金华慰问两次这样的重要任务,这些经历锻炼我们不仅是在舞台上的艺人,更是真正的人民 артисты。
恢复建制后的1979年,我们开始实行男女合演,这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我们的艺术形象。1980年,我们以《胭脂》参展香港长城影业公司拍摄的宽银幕戏曲艺术片,并继续推出了其他精彩绝伦的作品,如《龙凤怨》(改编名为《花烛泪》,由浙影厂拍摄成彩色戏曲),这份努力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进入21世纪初期,我们继续探索新风格,以新的视角对传统美学进行再interpretation。我记得一次特别难忘的是,以《丹青奇缘》参加省第二届戏剧节,一举夺得最佳导演(杨小青、高佩合作)及最佳表演奖。这场比赛激励着每一个成员,让我们更加坚信自己的价值和使命。而且,由于章流调任总监后带来的新鲜血液,使整个团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那些岁月里,每一次登上舞台,都是我们最宝贵的心灵寄托。我相信,无论未来如何变化,作为一名艺人的责任感与热情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来源于对这个伟大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事业无尽热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