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越剧源自浙江的古典戏曲艺术

浙江越剧团:探索古典戏曲的新篇章

在1968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越剧遭到了批判,被视为“资产阶级”的“60年代怪现象”。随着极左思潮的影响,浙江省决定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斗批改干校,以彻底改革和创新的方式来改变越剧。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在1974年2月经浙江省委批准,更名为浙江越剧团。

自那时起,浙江越剧团开始了一系列重要的活动。1971年9月,上台演出《红灯记》和小戏《半篮花生》、《跃进道上》等,这些作品都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肯定。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小戏《半篮花生》电视片,以及后来的彩色戏曲艺术片,都深受观众喜爱。

70年代中期,由于政策的变化,一批知名老演员开始调入团内,加强了队伍建设。此外,还有许多现代话题性和时代感强烈的大型戏目如《朝阳新歌》、《送货路上》、《东海小哨兵》等被排演,并获得了较高荣誉。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浙江越剧团在1979年4月28日正式恢复其编制,这标志着该团从改革转向正常发展阶段。这段时间里,该团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如男女演员梁永璋、何贤芬、江涛、张志明等,以及编导方海如、阮敏、杨小青等,他们都对推动当时及后来的中国传统艺术事业做出了贡献。

Similar Posts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