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越剧一团自然中的越剧说

我回忆起了1952年春天,全省文工团在学习结束后,于5月17日重新组建了浙江省文工团。这次成立以浙江省越剧实验剧团为基础,并吸纳了一部分文工团员组成歌剧队一队,我们继续发扬传统的女子越剧,以演古装戏为主,这就是我们前身。紧接着,在1953年6月,文工团被撤销并分成了浙江歌剧团与浙江话剧团,然后在9月,歌剧团又更名为浙江越剧团。在这个过程中,我和我的同伴们见证了许多历史性的变迁。

到了1957年5月7日,我们所属的一、二两队正式分立,一队定名为浙江越剧一團,有82位成员。从1964年开始,我们不仅保持着传统的女子越劇,还开始尝试男女合演,从而丰富了我们的艺术表现形式。此外,我们还接收了一批来自省文艺学校的新生,他们中的多数参与了现代戏的演出。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女演员被分配到各个工厂工作,而我们的艺术事业也遭受了一定的打击。不过,在1979年4月,当局恢复了我们的建制,大多数人员都换上了新的面孔,只剩下近70人。但是,这段经历并没有阻止我们追求卓越,我们继续努力,将自己的艺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985年4月,我所在的小组正式成立成为独立的机构——浙江越剧院,同时改称为一團,定编制50人。在20世纪50、60年代,我所在的小组综合艺术力量强劲,每位演员都有着坚实的专业素养,是全省女子越劇发展中心,也是全国范围内的一流表演集体。我们曾多次接待过外国元首和文化代表,对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还记得周恩来总理曾赞赏过我们的《胭脂》说:“可以和《十五贯》媲美,可以招待外宾。”

那时候,我们最著名的古装戏包括《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由香港华文公司拍摄成彩色戏曲片)、《张羽煮海》等,以及现代戏如《三八水库》、《跃进道路》等。而且,在不同时间里,我们参加过不同的展览会,如第一届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赴舟山慰问表演,以及对归国士兵进行慰问表演等活动。

1979年的恢复之后,我所在的小组主要实行男女合演,不再只限于女子,由此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历史篇章。在这之后,我们有机会挑战更多类型的作品,如《古墓香魂》、《胭脂》(由香港长城影业公司与我方电影制作合作拍摄)以及其他各种精彩绝伦的大型戏曲作品。随着时间推移,那些名字如今已经成为传奇,其中不乏像魏峨这样的优秀编导,他曾因其杰出的创作能力获得奖项肯定。

尽管岁月匆匆,但那些珍贵时光仍旧留给我们深刻印象。我想,如果当初知道未来会有这么多改变,或许我们会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次舞台上的呼唤,每一次灵魂深处的情感共鸣。但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那个时代对于艺术追求者的无尽激励,那种精神至今依然是我心中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