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区黄梅戏剧目《小乔初嫁》上演:徐玉兰探询紫娟的唱段情节
近日,徽派黄梅戏新剧《小乔初嫁》在1912天仙配大舞台上演,为蜀山广大戏迷朋友带来了一场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自去年启动政府购买服务文化惠民项目以来,共计向市民免费赠票49000余张,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文化权益。
该剧以安徽本土文化为底色,以三国故事为背景,还原了一个来自民间的温婉善良而又深明大义的女性形象,讲述了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救国”故事。在二度创作过程中,导演和演员们共同摸索出了一种亦唱、亦歌、亦舞的生活化表现方式。混合乐队伴奏模式,多重空间并置转换,彰显戏曲舞台的包容性,又营造出三国风云,又凸显黄梅戏沁人心脾的优美唱腔。
整部黄梅戏由《省亲》、《劝和》、《送郎》、《作赋》、《过江》、《破曹六场组成》,结构精巧,情节顺畅,为观众重塑了一个崭新的小乔。该剧将黄梅戏传统小戲《打豆腐》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巧妙地移入其中,不仅保持并增强了黄梅戲应有的艺术风格与气质,更实现了该剧平民视角与民间话语,使得“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有机融合、相互渗透,加强了该剧与黃梅戲这一劇種風格基調相一致的民間特質、民間情感、民間情懷與민間趣味。
在一次特别的情境下,一位名叫徐玉兰的人物对紫娟说:“请你再给我唱那首让人心动的大段落。”紫娟微微一笑,便开始轻声细语地诵出了那首令人难忘的情诗:
春风拂面花开晚,
柳絮飘扬月明寒。
青山依旧绿意浓,
独坐幽篱思故园。
她的声音如同清泉般清澈,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般璀璨,让所有人的心都被这份淡淡的情愫所触动。这便是《小乔初嫁》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是一部关于爱情和忠诚的小说,更是一次对于往昔岁月回忆的心灵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