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越剧的发源地,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传承,被誉为中外闻名的越剧之乡。1996年,它荣获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称号。现在,该市拥有一百多个民营剧团,这些剧团每年演出时间超过8个月,共计450场左右。这其中,常年性剧团就有三十多个,其演员总数达到3000人左右。她们不仅能够精通传统戏曲,更擅长于路头戏表演,主要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农村和集镇进行流动演出。2001年的累计演出次数达到了15850场,全额收入高达1300多万元。
民营剧团在运作上主要依靠“自愿组建、自主经营、自备服装、自带舞台、自办伙食、自定分配”的方式组织活动。在收入方面,他们通过地域广泛和场次众多来实现。常规性的剧团几乎都具备一个台基,可以连续上演不同类型的百余场戏,每年的平均演出次数超过450场,有的一些甚至达到580场。
为了培育并推动民营剧团的发展,嵊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以建设越乡文化名市为目标,加强产业环境建设。嵊州深知越剧不仅是其传统与特色,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无形资产与财富的一部分,因此将其整体推广至民间职业剧团,对这些劇團早已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即区社劇團管理組,为它们提供政策引导、业务辅导,并将培养他们作为构建越乡文化名市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具体规划中,同时要求文化部门对待国办及民营两类劇團给予平等重视,将无形资产转化为产业效益,在市场上树立越乡品牌。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全方位开展服务工作。这包括通过节会优势吸引全省各大经理和负责人参与洽谈会,以此建立业务关系;组建市级演出公司拓展农村市场网络;培养专业经纪人队伍,为他们提供中介服务;加强内城市场开发,将越剧融入节庆活动中;以及按“以人为本”理念开展感情服务,以增强他们政策观念及组织观念。
三是在《条例》基础上实施规范管理。这包括全面实施证照制度确保质量,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以及健全联络员制度结合管理与服务。此外,还举办短期学训班输送新力量,并鼓励镇乡开设小科班培养业余骨干或兴趣班提升基础水平。此举已成功吸引800余人才加入到 民營劇團行列。
四是在产业发展理念下提档升级。这涉及增加投入硬件设施改善档次吸收离岗专业人员加强软件素质提高艺术水平,以及根据观众需求创新编排新作品,如结合电视热播情节编创新篇目既丰富了内容又贴近时代生活。此外,还致力于提升地位保障权益,与国办同等对待参加社会保险劳动用工评职称调 演等事宜均享有同等待遇,并积极培育相关产业形成链条。此外,对于税收方面也给予倾斜政策支持除规定费以外其他规费免征助力扶持事业发展。
五最后,不断注重宣传提升影响力,在媒体开设专题栏目发布宣传画册录制VCD展板进行形式多样的形象展示,并通过擂台赛调演活动争取更高声誉地位。而对于未来,《营业性表艺管治细则》即将实施,无论国有还是民营,都要以市场说话见真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