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舟竞渡越剧演员傅凤鸣的故事

浙江嵊州,越剧的发源地,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传承,被誉为中外闻名的越剧之乡。1996年,它荣获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称号。此后,民营剧团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如同百舟竞渡一般,每个团队都以自己的姿态,在演出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

目前,这里共有民营剧团100多个,他们每年共同完成了8个月以上、450场左右的演出任务。全市从艺人员3000余人,她们不仅能够精通传统剧本,更擅长于路头戏,即便是在江、浙、沪三省一市的农村和集镇,也能轻松展开演出活动。在200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地区累计演出了15850场,并实现了1300多万元的人民币收入。

这些民营剧团运作方式相对自主化,他们通过“自愿组建、自主经营、自备服装、自带舞台、自办伙食、自定分配”的模式来组织各项活动。他们赚取收入主要依赖于地域广泛且场次众多的演出策略。而那些拥有常规性表演计划的小型团体,则能够在一个台基上连续进行百余场不同的剧目,每年平均达到450场,最顶尖的一支甚至达到了580场。

为了促进这种生机勃勃的事业蓬勃发展,嵊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将建设越乡文化名市作为目标,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不仅是因为越剧是嵊州最宝贵的无形资产,而且它也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连接不同领域之间桥梁与纽带。

其次,以市场为导向,全方位提供服务。这包括利用节会优势吸引潜在客户,加强与其他城市及相关机构间的联系;建立专门公司开发农村市场网络;培养专业经纪人队伍;以及将越剧融入各种庆典和旅游景点活动中等措施。

此外,还通过实施规范管理来保障行业健康发展。这包括执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确保每一次表演质量,以及制定具体规定加强管理并促进发展。此外,还建立了行业协会,加强内部交流和教育,推动有序运行,并健全联络员制度,使得管理与服务相互支持。

为了加强队伍建设,这些小型企业还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如短期速成班、小科班以及兴趣班等,从而不断输送新鲜血液至行当中。此外,还鼓励提升硬件条件,同时吸纳离职高水平艺人的加入以增强软件实力。

最后,不断宣传提高影响力,这包括媒体报道、新媒体平台发布,以及举办各种比赛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小型企业背后的故事及其卓越表现。不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小规模私营劇團均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而随着新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推行,其未来前景更值得期待。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