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度,对越剧界来说充满了变革与发展的气息。在这一年的各个时刻,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和活动在发生。
1月12日至14日,由虹口区文化局与《新民晚报》文艺部联合主办的“韩婷婷演唱艺术专场”,在中国剧场举行。接下来,一位名为范瑞娟、吕瑞英、张桂凤和陆梅英的上海越剧院四位演员,在欧洲五国华侨组织邀请下,带领《打金枝》一剧进行了十余城市的巡演,这不仅扩大了越剧的国际影响力,也让这门传统艺术得到了更多人的认识。
3月9日,李惠康撰写了一篇题为《重塑越剧在上海的形象》的文章,该文讨论了越剧面临的问题,并引发了沪、浙两地戏曲界及学术界深入探讨。此后,《上海文化艺术报》上发表多篇对此文进行讨论和延伸的心理分析文章。
3月14日至16日,袁雪芬等36名知名演员倡议为十一届亚运会义演,为该盛事增添了一抹独特色彩。同期,上海越剧院红楼劇团分别在人民大舞台和美琪大戏院上演出不同作品,而电视艺术片《挑梁小丑》的首映式也吸引了广泛关注。
4月19日至5月15日,红楼劇团前往武汉黄鹤楼劇場及武钢劇院,与当地观众分享经典作品。此外,“’90上海文化艺术节”期间,他们还将自己的精彩表现呈现给市民们。
6月15日至18日,“沪、浙越剧现状与对策研讨会”召开,这是一次汇聚业内外专家意见并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大型论坛。而6月23 日首次亮相的是古装喜剧《莲花女传奇》,这部作品以其独特风格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并且是当年重要事件之一。
8月16至18日期间,“’90霞飞杯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激情洋溢地展开,它不仅是一个展示新星潜力的平台,也是推动传统戏曲创新发展的一个窗口。大赛之后,不断涌现出新的优秀人才,为未来更丰富多彩的地球舞台增添了一抹光芒。
10月18至20日期间,“嵊县文化节暨越劇博物馆开馆典礼”隆重举行。这是一个庆祝历史长河中无数杰出的成就,同时也是向未来展望不可思议可能性的重要时刻。在这里,无数岁岁年华中的英雄人物被铭记,以及他们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追求卓绝之美,从而成就了一段又一段辉煌历程。
最后,在12 月底,一批来自泰国正大集团的人物邀请上海 越劇院红樓劇團赴泰国进行商业性质的一系列表演活动。这不仅是在海外展示中华民族宝贵遗产,更是深化两国之间友好关系的一种方式。而随着这些活动逐渐落幕,我们可以看到1990年对于现代都市生活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人们更加珍视那些根植于历史土壤上的传统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