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回十八》
表演者:范瑞娟饰梁山伯。
这是一场充满情感的折子戏。梁山伯得知祝英台乃女子及托媒,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在幕内以〔散板〕为序,唱出“祝家庄上……”,旋即急步出场,用手扇洒开,眼中闪烁着对往昔相送时景的怀念和喜悦。在拖腔声中,他自台左走到右,发现四九匆忙赶路,一声招呼让他缓步,与他并肩前行。他的心情激动而开朗,每个动作都透露出对旧事的深刻回忆。
接下来,他缓步至台中,用云手翻水袖,再次细看周围环境,如同陶醉在记忆中。他轻轻唱出“眼前就是旧时景”,随之舞扇,将视线跟随扇子的移动,不断眺望。这些节奏较慢的情绪表现了他对十八相送笼统回忆中的喜悦和自责。
最后,他进入对十八相送具体情境的回忆,以精炼处理某些情景,让人物想象自由形体动作与唱词结合起来。节奏从慢逐渐转快,感情愈发激动,最终呈现了山伯追求爱情时的心理状态,把整段戏中的情绪推向顶点。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传统剧目,“回十八”则是其他剧种独有的内容,全场主要通过梁山伯一人来展现往事如流,并形成与“十八相送”的鲜明对比。表演上运用程式动作,使得传统戏曲时空处理自由特长得到完美展现。
二、《西厢记·闹简》
表演者:袁雪芬饰崔莺莺,吕瑞英饰红娘。
这是一段生動做工戏。当崔莺莺昨夜隔墙听张生弹琴,她的心思被唤起。她懒施脂粉,却因张生的诗句变得烦躁不已。在打开妆盒时,她发现里面放着一张简贴,是张生写来的。她迅速撒手,但又担心被人发觉,当她看到旁边没有人后,又悄然拿起简贴轻读她的诗。这一切都反映出了她内心复杂的情感斗争,以及对于是否要复信的犹豫不决。
当红娘出现,她面无表情地抢过简贴,说:“待红娘到老夫人跟前出首去。”语气斩钉截铁,但她的双眼却含蓄地观察着莺莺的一举一动,这种微妙的情感交流使整个片断更加生動有趣。袁雪芬、吕瑞英在分别扮演莺莊与红娘时,都强调通过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变化,以及通过含蓄分寸感以及感情交流来丰富故事色彩。
三、《红楼梦·金玉良缘》
表演者:徐玉兰饰贾宝玉。
这是一场充满喜悦情意的唱、做并重戏。在这个过程里,有两个层次的人物表现。一开始,他以为娶的是林黛玉,对新娘极度喜悦,以至于想要揭去新娘头上的盖头;之后,当他意识到不是林黛玉,而是薛宝钗后,便显露出了惊诧和悲伤的心理状态。
宝玉兴高采烈地进洞房,与新娘坐帐饮酒。他亲近新娘,用温柔语气说:“你身子好了没有?我们好久没有见面了,现在可盼到了这一天!”欲揭盖头,被王熙凤阻止。他兴奋地走向贾母,说今天真是从古到今最称心的事。但当听到王熙凤劝慰说要稳重点,他应道:“知道了。”
接着,在王熙凤再次阻止下,他试图再一次揭盖头,但被制止。当袭人提醒他事情已经确定的时候,他大惊失色,一把抓住袭人的手,说自己是在做梦。而当众人告诉他确实娶的是薛宝钗的时候,他两手举袖遮耳表示不愿听到那三个字,然后问贾母这是怎么回事?
在众人的回答下,大受打击的宝玉痛哭,然后起立痛心疾首地唱出:“我以为百年好事今宵定,为何月老系错了红头绳。”接着伏案大哭,再次跪倒请求贾母将自己和妹妹放在一起活死葬同坟,只求能共度余生或共赴黄泉。这全程使用清板音乐,以撕裂肠胃般的声音进行描述,最终以煞板结束,那种绝望决绝让现场观众难忘。此番豪迈歌颂了一位男主角对于爱恋永恒渴望的心灵探索,同时也触及了一代世家的命运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