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贞观元年的朝廷里,皇帝李世民发布了一道诏书,要求文武百官各自撰写治国条陈。中郎将常何虽然身为武士,但他却无法识字。一次偶然的相遇,他邂逅了一个秀才马周,并委托他代笔。马周不仅提交了二十条建议,以此提出一系列改革吏治的措施,还创作了一幅画,一只瞎龙。这幅画并非用丹青勾勒,而是用四娘那份珍贵的鲜血点缀。这对青梅竹马的情侣经历了无数磨难,最终又团聚在一起。
在那个年月里,皇帝李世民通过条陈和丹青发现了一个深藏的人才——马周。在微服私访新丰县时,他意外地找到了这位让他感动万分的青年。而这个青年正是自己多年来寻觅未果的情人四娘,他们因战乱而被迫分开。但当赵元楷县令得知马周受到皇恩宠爱后,便决定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常何,为的是攀上高枝。面对这样的局面,李世民只能作为媒人出场,而马周坚决拒绝,这让赵县令愤怒至极,将马周关进死牢,对着即将登基的大臣进行各种刁难和敲诈。不久后,李世民失去了所有的物品,只剩下一匹空跑的小驹子。一夜之间,他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艰辛与困顿。
最终,在一番挫折与反思之后,“画龙点睛”的真正含义终于显现:它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就像四娘那份宝贵的鲜血一样,是心灵深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而这对曾经相依为命、现在又重新找到彼此的手足情深,也成为了越剧《画龙点睛》中的经典情节,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传统戏曲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